欢迎登录七色都@围棋网
免费发布围棋招聘、棋校招生信息!


首页动态招聘职位招生棋讯

>> [教学文摘] 开发智力的运动有益身心的竞赛

  围棋作为高级的智力与体力竞技,对人的智力开发,意志的完善,身心的健康有大大裨益。陈毅同志曾指出:“棋类活动可以锻炼人的头脑和品德。下棋的人越多,人才就越多”。著名棋手陈祖德也曾深有感触地说:“凡文明发达的国家定会重视脑力和智慧的竞技”。

  一、 拓展思维

  青少年正处在良好思维素质的形成阶段。有了良好的思维素质,才能高效率地胜任今后将担任的工作。培养良好的思维素质,有多种方法及途径,如演算复杂的数学题,背诵诗歌及摆弄魔方等,而下围棋实为其中最好的方法和途径之一。

  人的智力是一个完整而又复杂的体系,它涉及到人的记忆力、创造力、想象力、观察力和应变能力等多种能力。而思维素质则是指人们在上述能力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敏捷性、思维的精确性及思维的整体性等诸多因素。下围棋可以说几乎关系到人们全部智慧能力,几乎关系到思维的全部因素。


  下围棋,首先需要非常好的记忆能力。一个优秀的棋手,头脑里要储存成千上万的定式变化,布局方式 ,死活图形及官子计算等。而这些记忆还得不差分毫,不然,就会因一子而失去全局的均衡。这就促使棋手大大发挥记忆能力。学过围棋的人都知道,初学棋时,面对棋盘,茫茫一片,着子的瞬间往往就忘了自己的前几步子落在哪里了。但只要达到一般入门水平,就能在下完棋以后,凭记忆准确无误地把几百个棋子重新在棋盘上再现(围棋术语为“复盘”)。甚至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棋局,可以时过数月,仍能复出。这种惊人的记忆力在一般人眼中该是何等的高超!这点本事在围棋高手眼中,却根本算不了什么,他们认为这是最基本的技能,就如学文言文要背几篇诗文,学音乐要识五线谱一样。由此可见,下围棋能高效率地锻炼一个人的记忆能力,这无可否认有益于智力水平的提高。

  下围棋也离不开创造能力。谁都知道,光凭熟记定式套路是下不好棋的。围棋变化无穷,古有“棋无同局”之说。取胜之道,在于创造。可以说,棋手们下的每一局棋都是一种创造,决无抄袭的可能。创造的结果如何,便体现出棋艺水平的差异,棋艺水平的提高,也就是创造能力的增强。


  下围棋更不能忽视想象力和观察力。优秀的棋手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。想象力丰富,才能构造出优秀的棋势,布署起周密科学的战局,而敏锐的观察力则有助于了解对手,从对手的一招一式、一举一动,甚至表情变化中,揣摩出对方的心理,猜测出其战略意图,知已知彼,克敌制胜。


  棋局纵横十九道,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,可以演变出无穷无尽的变化。棋手在下棋时,思维高速动行,对局势进行分析、计算,然后作出选择。面对复杂多变的棋局,时时都要进行各种快速、准确的判断,这无疑是一种高效率思维敏捷性的训练。思维敏捷性首先表现在能及时抓住战机。围棋精密无当,往往一子不慎,则全局翻覆。要敏捷地判断何时应该出击,何时应该守成,始终成竹在胸,胜券在握,才有克敌的保证。


  围棋比赛还有时间限制,用完规定的时间就要读秒(即定一分钟走一步棋,超时判输),更要求棋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。我国著名棋手陈祖德在与日本九段杉内雅男的一次对局中,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棋局,仅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,作出“定胜一目”的精确判断,其思维的敏捷达到惊人的程度。可想而知,这种敏捷的思维素质,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大有益处的。

  思维的精确性,在围棋中更是必不可少的,可以说没有精确的思维,就没有围棋,所以有人称围棋为“计算的科学”。


  精确性,首先表现为计算的准确。如瞬间的计算,差之毫厘,便可导致全盘失败。同时,还须时时计算双方地盘的多少 ,发展的潜力。如处于优势,则步步为营,稳扎稳打,使对手无机可乘;如处于劣势,则设法搅乱局势,掀起纷争,以求一搏而翻转胜负。这种对形势的判断与决策,都必须首先建立在精确的计算上。水平相当的棋手,胜负之分,往往就在于计算的正误。


  精确性还表现在行棋的次序上。围棋复杂精微,妙着和恶手,有时仅仅是因为次序不同而性质骤变。这种对行棋次序的精确计算,在高手下棋时表现得特别明显。


  这种思维的精确性锻炼,能帮助人们今后从事高级的计算,安排繁杂的工作。无怪乎许多棋手在数学系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才能。而许多数学工作者则热衰于围棋运动。

  当然,如果认为围棋仅仅是一门计算的艺术,就过于简单化了。其实,围棋最讲究整体的思维能力。思维的整体性在围棋中最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。


  下棋时判断落子的方位,除了依靠精确的计算外,有时还必须依靠“感觉”。尤其是要棋局空旷之处,或纷乱不明之时,如何布阵围空,怎样打入侵消,往往无法进行精确的计算,这时,棋手们只有依据棋理,凭借感觉,这种精确与模糊的对立统一正体现了围棋运动的思维整体性。


  思维的整体性还表现在下棋时必须全局在胸。局部得利不一定全局获益。有时为了全局的胜利,还必须舍弃某些局部利益。这种全局观念,往往也是棋艺高低的试金石。


  整体思维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,各学科间相互结合、相互渗透的时代,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。围棋运动也因其有益于总体思维的培养,而日益为人们所重视。

  二、 有助健康

  这里谈的健康,是一个广义的范畴,即除了生理机制的健康外,还包括心理机能的健康。


  有不少儿童因注意力比较难集中,好动、坐不住,因而妨碍学习,引起家长的担心,甚至有人怀疑自己的子女得了“多动症”。其实,这些孩子并非“多动症”病人。只要进行引导和适当的锻炼,可以改变他们的这一“病态表现”。下围棋即是对少年儿童注意力持久性的一种有效锻炼。围棋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活动,对少年儿童有较强的吸引力。同时,下围棋又需要不断地思考,因而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少年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性。这比强行规定儿童写完几百个生词,做完几十道数学习题有效得多,也明智得多。只要安排得当,围棋能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,能动能静,动则生龙活虎,静则如泰山静立。


  围棋有助于健康还因为它的功用与气功、书法相通。围棋在古代又称坐稳,静心弈棋,犹如打坐入定一般。围棋又象书法,写字时心平气和,全神貫注,杂念全消,从而有益身心。一局棋动辄一、二小时,双方你争我夺,互相抗争,这就锻炼了一个人的意志和体力,考验了一个人的毅力。所以,通过下棋能锻炼青少年的体力、毅力、精力。陈祖德在回忆录《超越自我》中有一段很科学、很中肯的意见:“说到健康问题,比起社会上的一般人,下围棋的人都是越老身体越健,且大多长寿。围棋界为什么有这么多些老寿星?我想可能是这样:大凡一个人上了年岁,如无所事事,生活无乐趣,精神无寄托,则会加速衰老。而围棋有无穷魅力,爱好围棋的人生活是充实的,精神是愉快的。下围棋虽然要动脑,但只要不是激烈的比赛,下围棋的动脑恐怕是有益无害的。因为这样的动脑不伤神、不烦恼,而只会使人脑得到有益的锻炼。要知道,大脑和人体的其他部分一样,如要保持其健康,延迟其退化和衰老,必须运动和锻炼。我想,如果我的这个想法是符合科学的,并且能够被更多的人所理解,所接受,那么围棋爱好者将会几何倍数地增加”。

  当然,下围棋亦应该注意适度。根据各人的学业专攻、体力、精力,适量地安排下棋的时间。如不是专业棋手,作为业余棋手及青少年,当然以专业功课、文化学为主,而把围棋当作一种智力、体力的锻炼和消遣的游戏。这是科学的,也是明智的,一味沉缅于围棋,妨碍学业,是不可取的。

  三、 陶冶情操

  情趣典雅,德操高洁,是精神文明的要求和体现。围棋在提高情趣、陶冶情操方面,有一定的作用。


  从广义上的作用来说,围棋这种竞赛对清少年社会心理的形式和完善有积极作用。最近发表的国外心理学家的科学报告表明,在平等的条件在遵守各项规则的前提下展开的游戏和竞赛,对刚从家庭这一小环境走向社会这一大环境的青少年,在社会心理的形成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


  我国长期控制人口增长的国策,意味着大多数少年儿童将是独生子女,而单个少年儿童个体和其他个体间的接触机会较少,所以,现有不少独生子女 表现出自私、任性、凡事以我为中心、不合群等诸种习性。这种现象已为社会学家和家长们深切关注,并积极寻求解决、改善的办法。围棋这种条件对等、规则明确的竞赛活动,能培养少年儿童遵守纪律的习惯打消优越感,增强自信心和求胜心。这对少年儿童正常社会心理的形成,在社会大环境中正确处理人与人间的关系以及在事业上的自信、追求和竞争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。
另外,下围棋要讲究棋品,一个棋品不佳的棋手,难为大家所容。优秀的棋品,要求下棋者严肃认真,一丝不苟,作风顽强,意志坚定。尊重对手,服从裁判,胜不骄、败不馁。这些良好的棋品对好品德的形成无疑会产生直接的影响。


  目前,围棋爱好者平均知识水平较高,围棋在高知识阶层比较流行。在尊重知识和社会里,下围棋往往可以带来围棋以外的收获。如日本业余围棋代表团访问我国时,上海某医院的主治医师周东壁出征,终局后与对手互相问候,才知对方也以救死扶伤为业,于是搁下围棋,大谈“脑神经”、“心血管”彼此言语投机,相见恨晚,一时传为佳话。弈棋完毕,听棋友谈谈绘画理论,或音乐欣赏、古诗赏析,或关于数学构想,或心血管病的预防等,都能收到寓知识、寓教于娱乐之中的好效果。


  总之,围棋这种战斗的游戏、数学的艺术、智力的竞技,对青少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  祝愿更多风华正茂的青少年热爱围棋,也祝愿更多热爱围棋的青少年放射出夺目的青春光彩。


扫码到手机上浏览

扫码登录七色都微信小程序

深圳市尧睿网络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