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棋,是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。这种活动,可以寄托精神,调畅情志,养心益志,是一种娱乐性、体育性、智力性俱备的文体活动。
棋的种类很多,常见的有中国象棋、国际象棋、围棋、军棋、跳棋等,其中尤以中国象棋和围棋最为普及,而这两种棋对智力的促进、锻炼、开发作用也最强。
下棋因为趣味性较强,争斗性也强,需要大脑的剧烈活动。因此,可作为少儿智力迟滞、智力减退者的治疗方法之一。
中医认为,小儿脑髓未满,老人脑髓渐空,所以智力不足。而小小棋盘上瞬息万变,迫使人运用智慧来取胜,这就是一种主动的刺激,能锻炼大脑功能,使人“智慧自生”,开发和利用尽可能多的脑细胞,活跃思维,因此,是开发少儿智力的有效措施。
下棋必须决出胜负,少儿的好胜心最强,为了在棋盘上获胜,就必须苦思冥想,必欲取胜而后快。胜者欲罢不能,负者发愤争先,使双方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思维锻炼。
少儿一般都好动厌静,但下棋却要求平心静气,全神贯注,摒去杂念,谋定而动,这对注意力不集中,容易分散精力的孩子来说,是最好的集中注意力的训练。
棋类运动虽然对智力的作用是很大的。但是,为了适应少年儿童身心特点,在下棋方面也应有所要求和限制。
首先,必须适度。爱下棋的孩子大多有“瘾”,有的甚至到了“痴迷”的程度。但孩子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,大脑的承受能力也有限,如果乐此而不疲,甚至通宵达旦,就会造成身体疲乏,耗神过度,影响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。因此,对孩子下棋时间要有限制,每次对弈,最多不宜超过2小时,年龄越小,时间越要短。
其次,孩子的好胜心强,对胜负往往会看得很重。胜者容易沾沾自喜,狂妄自大;而负者则容易耿耿于怀,心怀不服。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,甚至反目成仇,影响团结。对此,老师和家长要经常用苏东坡的话来教育他们:“胜固欣然,败亦可喜”,告诉他们,胜了不要骄傲,负了也不足为奇,吸取经验教训才是最主要的。
此外,下棋时虽然大脑在进行剧烈的运动,但是身体其它部分则较长久地不活动。中医认为“久坐伤肉”,会使胃肠蠕动减慢等等,会影响肌肉发育和造成食欲不振,吸收不良。因此,下棋之后,要督促孩子做些跳绳、跑步等体育活动,以达到“体脑俱动”的生理平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