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低年级围棋教学观
围棋运动被誉为“智力体操”,它对提高孩子们的智商,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以及促进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,有着巨大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。目前,围棋教学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开展,再次掀起了一股踊跃学习围棋的热潮。 围棋对孩子们的教育功能不容置疑。然而,它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的智力游戏,如何将孩子引入围棋的殿堂,并让他们以极大的热情长期保持对围棋的兴趣,是目前各地的围棋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。我们认为,在低年级围棋教学实践过程中,教师应该主动走进儿童,做到“四童”,即童心、童趣、童话、童化。在此提出,与各位专家、同仁共同探讨、商榷。 众所周知,围棋的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技术是一些非常枯燥、单调的术语名称。教学之初,如果单纯的、抽象的给孩子们讲解这些围棋术语名称,一是很难让学生理解、接受,再者很容易让孩子厌倦,产生畏难情绪,知难而退,望而却步,听不懂,坐不住,就没有兴趣,学围棋就会半途而废。低年级围棋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在拟定教学目标、设定教学内容、运用教学方法时,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,把培养孩子的兴趣、开发孩子的智力、陶冶孩子的情操放在首要地位,因为: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。因此,想引导小孩走进变化繁多的围棋世界,让孩子喜欢围棋,走进围棋,关键就在于培养与激发孩子们学习围棋的兴趣。在教学中,一个富有童心的老师无疑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。我们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:一是把教学内容故事化、二是把教学手段游戏化、三是把围棋规则简单化、四是将围棋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,简称“三化一结合”。
一、教学内容故事化 为了吸引孩子们对围棋产生浓厚兴趣,我们运用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、儿歌等形式来阐述围棋内容及规则,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快乐地学棋。孩子喜爱听故事,特别是童话故事,因为童话故事适合幼儿想象的无意性和再造性的特点。再造想象是在别人的语言描述或图形示意等外界事物的引导下,结合过去的知识经验,对旧表象加工改造而进行的想象。由于儿童头脑中所储存的表象相当贫乏,因此儿童时期是以再造想象为主,它是儿童学习生活所必需的。童话故事描述生动,绘声绘色,人物多是象征性的,行为动作非常鲜明,情节极度夸张,这一切都深深吸引孩子,孩子的思维和想象都跟着故事内容转。因此,围棋教学可抓住这些特点,把深奥抽象的围棋知识通过夸张的情节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。比如,在介绍围棋起源的时候,我们以“尧造围棋,教子丹朱”为依据,编了这样一则故事:“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,我们国家有个国王叫尧,尧有个儿子叫丹朱。丹朱小时候非常调皮,天天和小朋友打打闹闹,不是弄伤了自己的小手,就是毁坏了别人家的东西,惹的大家都不敢和他玩。有一次,小丹朱在和小朋友玩打仗游戏的时候,老国王问丹朱:“你往东边派出2名士兵,往西边派出3名士兵,一共派出多少士兵?小丹朱想了半天,吞吞吐吐的说:大概是4个把。”孩子们听到这里禁不住哈哈大笑,就会不由自主地说:“小丹朱真笨!”这时,讲课的老师不失时机的说:“有什么办法能让小丹朱变得聪明起来呢?”孩子们马上就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。在肯定孩子们的做法后,接下来讲“老国王想啊,想啊。。。咦!老国王想出了一个很好玩、很有趣的小游戏教会了小丹朱,小丹朱呢,也非常喜欢玩这个游戏。并且通过这个游戏,小丹朱变得非常聪明了。后来,小丹朱成了一名百战百胜的大将军。”听到这里,孩子们会立刻打听小丹朱玩的是什么游戏?这么神奇!老师这时才不慌不忙的告诉学生,小丹朱玩的游戏叫——围棋!通过这种形式,立刻激起了孩子们对围棋学习的渴望,为以后的围棋教学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二、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,幼儿的游戏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:“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,是以游戏为生命的”。围棋本身就是一种游戏,一种模拟战争的游戏,棋盘是辽阔的土地,黑子与白子是争夺土地的两支军队……每一堂围棋课就是一次游戏活动:教学是在讲述游戏方法,对弈是在进行游戏过程,整个围棋教学的组织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其中。孩子就是在快乐的游戏中不断体会围棋游戏带来的乐趣,感受它的魅力。 一开始教学时,我们将黑棋子喻为“黑将军”,白棋子喻为“白将军”,围棋游戏的过程就是“黑将军”与“白将军”打仗的过程。在打仗的过程中,“黑将军”与“白将军”都要通过堵住对方的“小鼻子”(围棋的气)来达到消灭对方的目的。不管对方有多少“黑将军”或“白将军”,只要把对方的所有“小鼻子”全堵住了,就可以完成“提子”任务,就算取得了这局棋的胜利。这样一讲,非常复杂的吃子技术就变成了非常简单、非常快乐和非常有趣的“堵鼻子”游戏。孩子们立刻对围棋产生浓厚的兴趣,并将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。我们把征吃比喻成“扭羊头”;把枷吃比喻成“笼子关住鸟”;扑吃则是“小猫钓鱼”。又如:认识“虎口”,将题型摆出后,将它比喻为一只大老虎,张着嘴巴,准备吃小羊。随着游戏的继续进行,“双打吃”、“征吃”、“关门吃”等各种行之有效的“秘密武器”就成了孩子们十分渴望掌握的技艺。潜移默化中,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各种围棋吃子的技巧,进而更加喜欢上这种游戏。
三、围棋规则简单化 围棋给了人们一种很难的感觉,可能是因为它那横竖各有十九路的棋盘。国际象棋是八格,中国象棋是纵九横十,与此相比,对于儿童来说,围棋的棋盘是太大了。我们教孩子下棋都是从九路盘开始的。下十九路盘一盘棋要一个小时左右,而下九路盘多则15分钟、少则5分钟就可以了。孩子们很快就分出胜负,在不断的经历输赢中,兴趣就很容易被激发、保持。孩子们初下棋时,我们只要求他们记住两条规则:一、“鼻子”全被堵光的棋子要拿掉;二、谁占得地多谁就赢。孩子们记住了规则,很快就“噼噼啪啪”对战起来。这样东闯一下,西闯一下,慢慢就会遇到只用两个规则不能解决的场面,比如打劫以及终局等问题。遇到了这些问题时,我们也只是当场指点一下。这样,不管什么样的孩子,都能很快上手,很快“上瘾”。
四、将围棋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 围棋是一项高雅的竞技运动,也是一门艺术、一种文化。因此,围棋的精神、品格对于棋手来说尤为重要,下棋的人首先要讲究弈德,在棋艺进步的同时,还要提高自身的品格与修养。陈毅元帅曾赋诗云:“棋虽小道,品德最尊”,因此,我们在教学时应本着教棋育人的方针,既着眼于棋艺,又着眼于意志、礼仪等因素,在提高棋艺水平的同时,也提高了孩子的精神品位,锻炼良好的意志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围棋是一种公平竞争的智力游戏。凡是不公平的因素,都是我们要摒弃的。在围棋活动中,我们注意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,并运用“真聪明”、“你真棒”等加以表扬;对答错问题的孩子首先鼓励,然后对他们说“还不是最好的”、“还有更好的下法”;对注意力不够集中和持久性不够的孩子则鼓励他们坚持下完一盘棋,同时也给予鼓励。有的孩子只能赢不能输,赢了就又笑又跳,输了又哭又闹,甚至把棋子扔在地上,对这样的现象,我们都及时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慰和帮助,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棋品。棋品亦人品,良好心理素质和品质的培养,就是力图使孩子们能自知、自信、自控、自律、自强,情绪稳定,承受力强,意志坚定等。而下围棋对这几方面的培养有其独到之处,让孩子们在不断接受棋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