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的父亲
他生于清末,是富庶人家的第五子。17岁就结了婚,生了三个儿子。他大概是个很平庸的人,去日本留过学,也没成为一代栋梁。倒是喜欢上了围棋,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和精力,但棋力不怎么样。
回国后,他在一个部门当小公务员。当时已经是民国,时局动荡,公务员工资拖欠严重,他工作积极性想来也不高。更何况,一是朝中无人,二是不善吹牛拍马,出阁入相,想来也与他无缘。
平凡人,合该庸庸碌碌度完自己的一生。而他做了一件也许很平常,却让人觉得是惊天动地的事:他经常上两三小时的班就赶回家来。和工作相比,他更热心于对兄弟三人的培养。他先是为孩子们请了塾师,教他们四书五经,当时孩子们分别是8岁、6岁和4岁,一起上课。为了便于监督,父亲也和他们一起听课,内容是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等中国政治的根本。
这样的课读生涯延续了四年,随着五四运动,新思潮不断涌进,父亲渐渐悟出来,旧的知识结构已经过时。他意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,也开始每天带着孩子们玩了。
从日本归国的时候,他带回大批棋谱,便教孩子们下棋。他欣喜地发现,老三明显比哥哥们有悟性。家力已经微薄,不时要出入典当铺。他还是从日本邮购了许多棋书,孩子们看图摆棋型,他就在旁边,把日文的解说部分念出来。
因为老三进步神速,他甚至还带着老三去过公园里的小棋社,结交当时的围棋高手。
那时,中国并没有职业棋手。围棋是孔子说的“雕虫小技”,只好过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”,风雅而无用,中国人的正事是“学成文武艺、售于帝王家”。他为什么让孩子学这无用之事?孩子没有来得及问他。他很快就吐血病倒,33岁就去世了。
在去世前三天,他把三兄弟叫到病床前。把练字用的字帖交给了大哥,把小说给了二哥,交给老三的是棋子。这就算是他给孩子们的遗嘱吧。之后,大哥做了官——中国人做官,文才武略都不重要,必须有一笔好字;二哥成为大学教授、文学家;而老三,他是吴清源,12岁崭露头角,13岁横扫中国,15岁赴日后,在十番棋擂台击败了当时所有超一流高手,被称为“昭和棋圣”、古今第一人。
可以这么说,没有父亲,就没有吴清源。
中国家教史上,向来少有父亲的身影。择邻处的是孟母,刺字的是岳母,画荻教子的是欧阳修的母亲,给塾师双倍束脩的是胡适的母亲。虽然《三字经》也说:“养不教,父之过”,但我们还有一句“相夫教子”——教育孩子是女人家的事。
只是,有些天赋,需要专业人士才能识别。西方的帕斯卡,12岁独立证出欧几里得定理,同为数学家的父亲喜极而泣。而如果,他跑去告诉妈妈:“这条线和这条线是一样长哦。”妈妈只能微笑给他一个吻:“你好棒,你去玩儿吧。”茫然不知自己错掉了一个天才。
自然,男人都想求助功名,但大部分人,注定平庸。平庸者该如何度过一生?是打打麻将、驴游一下,还是像吴清源的父亲一样,甘心一事无成,把尽量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孩子。这或许,是值得每个父亲考量的问题。
何必要到中年之后,发朱自清之忏悔:“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,做丈夫已是勉强,做父亲更是不成。自然,子孙崇拜,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,我也有些知道;既做着父亲,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,知道是不行的。可惜这只是理论,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,在野蛮地对付着,和普通的父亲一样。”——其实,吴清源的父亲,也就是个“普通的父亲”。他名叫吴毅。
|